趋势大家谈 | 伯德创研王晶:检测机构价格战已拉开序幕
编者按:最近“活着”成为热频词,美妆行业今年也遭遇了各种挑战,但是也能看到功效化妆品赛道依然热闹,借此时机,同时基于中国化妆品趋势大会这个开放平台,青眼推出了《青眼·趋势大家谈》栏目价格趋势。本次邀请的是伯德创研总经理王晶。
青眼:从你的⻆度价格趋势,明年化妆品行业最大的趋势是什么?
王晶: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,及国家药监指出,高质量发展中国植物特色化妆品方向价格趋势。
未来会有更多的品牌专研自己专属的原料,减少同行同质化及品牌独有性价格趋势。
同时会出现很多由营销核心的市场氛围,慢慢转变成技术流的企业氛围,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价格趋势。
结合法规落实收紧,消费者慢慢能够买到更多化妆品宣传该有的商品价值价格趋势。
青眼:面对法规变化价格趋势,企业最重要的3个举措是什么?
王晶:务必使用有报送码的原料,尽量规避原料资料的更新导致变更备案价格趋势。
外盒尽量精简内容,不要过多备注类似专利,或者边界不清晰的功效内容,导致法规制度变更备案价格趋势。
提前做好功效验证确认,可以是按照文献+体外高通量数据,在前面符合条件情况下,尽量考虑快速的低成本方式;另一方面多储备成熟配方,以匹配法规多变,快速反应价格趋势。
青眼:明年价格趋势,美妆检测机构的机遇在哪里?
王晶:非特殊化妆品非特备案检测范畴,检测费用已经被行业卷到冰点,且同行之间还在继续降低检测费用来吸引客户,以至恶性循环价格趋势。
非特殊化妆品体外功效验证部分,价格也是无限下探,同行报价甚至低于购买耗品成本价格,还不算人工房租水电成本价格趋势。
非特殊化妆品人体功效验证部分,价格同样无限下探,由于出报告不需要CMA/CNAS资质也可,不需要国家要求完整的组织架构,甚至一键生成报告(基本不需成本);故有证、正规检测机构报价在这类机构面前毫无优势而言价格趋势。
特证检测部分,由于特证检测机构逐步在增加,检测产能严重在释放,导致价格战已经拉开序幕价格趋势。
检测机构杀出重围,还需要国家对于检测机构加大力度审查,加大处罚力度,保护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检测的检测机构为前提价格趋势。
检测机构要发掘自身优势,能给送检企业带来什么赋能价格趋势。能解决工厂及品牌送检最大的顾及,是否能通过功效验证为核心,这是对检测机构最大的考验;如不是头部强背书的医院及其他机构,只是普普通通检测机构而言,毫无生存机会。
(青眼: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