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:银子都去哪了,自己花了还是送人了?

Connor 火币中国 2022-10-01 320 0

我们读史都知道一句话,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,”直白些就是当官可以发财,而且可以发大财,一个家贫如洗的穷秀才,一旦入仕,只需三年时间便可以收入十万白花花的银两银子的价格

那么银子的价格,就有一个问题,这些平时过惯了穷苦日子的人真的需要那么多银子吗?还是另有隐情,不得不如此为之?

我们从一个官员的开销清单上,也许可以管中窥豹,略见一端银子的价格

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贪官,乾隆朝的贪污腐败现象由此可见一斑,据载乾隆年间案发的甘省冒帐案,贪污受贿2万两以上的官员有60余人,合计在120万以上银子的价格

京官久居京城,时常需要活动,若无人接济,恐怕前一日无法存活银子的价格

在其正常俸禄之外,还有以各种借口从各地勒索来的银两以供自己开销银子的价格。主要的有:“别敬、炭敬、冰敬。”

地方官为了高官厚禄,官场亨通,也是摊派、勒索甚至敲诈,极尽敛财之能事,无所不用其极银子的价格

展开全文

一位新上任的督粮道曾有这样一份清单:

1、逢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年节及 孔子 诞辰,塾师生日,该粮道每次给将军送纹银8百两,另外还有表礼、小礼8色,门色45一次银子的价格

2、两个八旗都统,没个节日送银200两,辅礼4包;8个八旗协领,每人每节送银20两,上等白米4石银子的价格

这些个将军、都统往往安排家人在衙署任职或挂职,每年都要分些银子银子的价格

3、巡抚一年分四季相送,每季送银1300两,节日略有表示即可,一般不送银子银子的价格

4、巡抚以下,则按三季送银,每次1000两,辅以其他物品,由家人亲自送往银子的价格

如果有京中大员出巡路过区,则备礼更厚银子的价格

当时官场可以说大宴会几乎每月都有,小宴会则是每日都有,官员忙于应酬,捞银子送礼尚且应付不过来,哪有时间打理政务银子的价格

这些钱多不是个人掏腰包,个人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,最后还是落到老百姓头上银子的价格

应了那句老话: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银子的价格。”

评论